含油气系统的组成
1、含油气系统位于含油气盆地(或含油气区)与油气聚集带(或成藏组合)之间,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油气地质单元。在一个含油气盆地或含油气区内,可以存在多个重叠分布的含油气系统;而在平面上,不同时代和类型的含油气系统则可能出现在一个或多个油气聚集带中。
2、首先,含油气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烃源岩,它是有机质转化为石油的基础。储集岩则是油气得以储存的地质结构,它们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静态基础。此外,上覆岩层和盖层的存在同样不可或缺,它们起到保护和控制油气向上迁移的作用。而动态过程则涉及到圈闭的形成,以及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
3、图 8 -16 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平面图( 据 Magoon & Dow,1994)图 8 -17 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剖面图( 据 Magoon & Dow,1994)图 8 -18 含油气系统地质事件图( 据 Magoon & Dow,1994)根据上述分析和图件,人们就可以认识含油气系统的地理范围、地层分布和形成年龄。
4、这套烃源岩层系和上三叠统一起共同构成前陆盆地的两套烃源岩,并且构成各自含油气系统。 图5-17 川中地区大安寨油层岩性分区图 该系统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图5-18)。
5、三级组合指各气层组与上覆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研究区多达十几个,具体见图6—2,在此不一一论述。根据上述油(气)—源岩对比和生、储、盖组合划分,笔者划分出一个含油气系统: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为主要烃源层,泉头组为主要储集层,油(气)—源岩对比具有可靠的地球化学证据。
国内能耗预测概况
目前国内能耗预测主要以人工经验法预测为主,即工程师根据经验,分别计算各站场、各设备功率,从而计算出总耗能量。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其为主观预测,客观性不强;且没有统一标准,受不同工程师预测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总体预测精度不高,预测误差一般在20%左右,且随机性很强。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于协会2020年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该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建筑能耗的现状、趋势及未来预测,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预测在未来的15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
鲸的资料
1、关于鲸的资料可以归纳如下:物种起源 最早出现的鲸鱼是喜马拉雅鲸,是一种已灭绝的肉食性陆行鲸,生存于距今5350万年的特提斯洋海岸。演化过程 鲸鱼的祖先是巴基斯坦鲸,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最终演化成现代鲸鱼。下属分类 须鲸小目:现存物种共4科,约15种,代表性物种有蓝鲸、座头鲸等。
2、鲸是哺乳动物,不仅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也是已知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的大小差异显著,从最小的5米长到最大的30多米长,体重可以从2000公斤到16万公斤不等。 鲸的体型呈流线型,头部大,眼睛小,耳朵结构简单。它们的颈部不明显,前肢演变成了鳍状,后肢则退化。
3、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10米长。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90吨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40多吨重的抹香鲸,约有17米长。
4、鲸的详细介绍如下:分类 鲸分为两大类:须鲸类和齿鲸类,约有12种。 须鲸类:较大型的包括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臂鲸、巨臂鲸和露脊鲸等。 齿鲸类:较大的包括抹香鲸和逆戟鲸等。体型与数量 蓝鲸:是鲸中个头最大的种类。 鳍鲸:是数量最多的鲸类。
5、希望我的资料对楼主有帮助!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是世界上存在的哺乳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不属于鱼类。鲸的祖先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就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6、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鲸的特点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0℃左右。